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141 | 2024-08-06 |
DNA Logic Gates for Small Molecule Activation Circuits in Cells
2024-02-16,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3c00474
PMID:38306634
|
研究论文 | 本文报告了一种基于DNA的激活荧光报告器及其与DNA链位移电路的集成 | 提出了一种应用逆电子需求Diels-Alder反应的可激活荧光报告器,使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更为有效且不受电路降解影响 | 未提及具体的局限性 | 研究可编程DNA电路在细胞内的应用 | 旨在设计和实现与特定DNA输入模式响应的DNA电路 | 数字病理学 | NA | 逆电子需求Diels-Alder反应 | NA | 荧光数据 | 细胞内的DNA逻辑电路,复杂性各异的多个实例 |
142 | 2024-08-06 |
Emergent digital bio-computation through spatial diffusion and engineered bacteria
2024-Jun-08,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4-49264-3
PMID:3885179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展示了使用空间模式设计细菌计算机以处理信息的工作 | 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空间扩散和工程化细菌实现数字逻辑和复杂功能的组合 | NA | 探索生物计算在生物工程、生物材料和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细菌计算和模块化细菌群落 | 生物计算 | NA | 空间模式设计 | 模块化细菌群落 | 实验数据 | NA |
143 | 2024-08-06 |
First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phasic, switch-like DNA amplification
2018-Apr-16, The Analyst
DOI:10.1039/c8an00130h
PMID:29577124
|
研究论文 | 我们报告了首个具有开关特性的DNA扩增化学反应,该反应表现出双相特征 | 首次提出了双相开关式DNA扩增机制,并展示了其反应途径和热力学原理 | 缺乏关于不具回文序列时的反应机制的深入探讨 | 研究一种新的DNA扩增反应以提高产品产量 | 使用具有回文结构的DNA模板和引物进行的DNA扩增反应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化学反应数据 | 提供了一定量的反应类型和路径分析,但具体样本量未明确 |
144 | 2024-08-06 |
Two-layer cascaded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ies based on locked nucleic acids for one-step and highly sensitive ctDNA detection
2024-Jun-06, Analytical methods : advanc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F:2.7Q1
DOI:10.1039/d4ay00611a
PMID:3877499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锁核酸的两层级联催化发夹组装用于高灵敏度ctDNA检测 | 引入了两层级联LNA辅助CCC电路,解决了单阶段系统的放大效率限制和信号泄漏问题 | NA | 开发一种高灵敏度、一体化的ctDNA检测方法 | 循环肿瘤DNA(ctDNA) | 数字病理学 | NA | 催化发夹组装 (CHA) | NA | NA | 已成功实施于临床样本分析 |
145 | 2024-08-06 |
A molecular assessment of the practical potential of DNA-based computation
2023-06,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IF:7.1Q1
DOI:10.1016/j.copbio.2023.102940
PMID:37058876
|
研究论文 | 本文评估了DNA计算的实际潜力与应用 | 探讨了自1990年代以来DNA计算系统的演变及其新兴应用 | 本文未提及具体的实验数据或案例研究 | 重新评估DNA计算系统的潜力和应用 | DNA计算系统及其应用 | 计算机视觉 | NA | DNA计算 | 合成电路 | NA | NA |
146 | 2024-08-06 |
Construction of an exogenously and endogenously Co-activated DNA logic amplifier for highly reliable intracellular MicroRNA imaging
2024-Sep-01,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IF:10.7Q1
DOI:10.1016/j.bios.2024.116409
PMID:38795495
|
研究论文 |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重激活策略的DNA逻辑放大器,用于癌细胞内miRNA的高效监测。 | 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了外部光和内部ATP的双重激活方法,从而实现了对DNA逻辑电路在特定时间和位置的控制。 | 本文并未提供现实临床应用的相关数据或长时间观察结果,限制了其转化潜力。 | 研究旨在开发稳定的DNA逻辑放大器,以提高癌细胞内miRNA成像的可靠性。 | 研究对象主要为癌细胞中的miRNA。 | 数字病理学 | 癌症 | DNA逻辑电路 | CHA模块 | 图像 | NA |
147 | 2024-08-06 |
High-throughput DNA synthesis for data storage
2024-May-07,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40.4Q1
DOI:10.1039/d3cs00469d
PMID:38498347
|
综述 | 本文概述了高通量DNA合成在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 讨论了不同合成方法的技术特征和最新进展,特别关注硅芯片微阵列合成和新型酶促DNA合成 | 未提及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实证研究 | 探讨DNA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的潜力及其合成技术的发展 | 涉及高通量DNA合成技术及其在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 数字病理学 | NA | 高通量DNA合成 | NA | NA | NA |
148 | 2024-08-06 |
Arbitrary Digital DNA Computing: A Programmable Molecular Perceptron Driven by Lambda Exonuclease for Lighting up Concatenated Circuits
2024-May-15,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8.3Q1
DOI:10.1021/acsami.4c03486
PMID:38688864
|
研究论文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mbda外核酶的可编程分子感知器,用于设计数字DNA电路 |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感知器,通过调整权重和偏差参数来实现任意逻辑运算,增强了分子电路的多样性 | 未提及关于实际应用或实验环境的限制 | 研究可编程分子电路的设计理念,以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 | 研究分子电路及其逻辑运算能力 | 分子数字计算 | NA | Lambda外核酶 | 分子感知器 | 实验数据 | 未具体说明样本数量 |
149 | 2024-08-06 |
Bridging the Two Worlds: A Universal Interface between Enzymatic and DNA Computing Systems
2015-May-26,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 in English)
DOI:10.1002/anie.201411148
PMID:25864379
|
研究论文 | 本文开发了一种通用接口,连接了酶计算和DNA计算系统 | 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不兼容的核酸和酶计算系统之间通信的接口 | NA | 探索如何将酶计算系统与DNA计算系统结合以提升功能 | 酶计算系统和DNA计算系统 | 数字病理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150 | 2024-08-06 |
SemiSynBio: A new era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
2024-Sep,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IF:4.4Q1
DOI:10.1016/j.synbio.2024.04.013
PMID:38711551
|
研究论文 | 探讨了合成神经形态计算的原理和进展 | 提出了使用DNA生物分子构建合成神经形态电路的概念 | 尚未详细阐述如何克服现有的主要挑战 | 实现分子层面的神经形态计算 | 合成神经形态计算和DNA计算 | 生物计算 | NA | DNA计算 | 人工神经网络(ANN) | NA | NA |
151 | 2024-08-07 |
Data recovery methods for DNA storage based on fountain codes
2024-Dec,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IF:4.4Q2
DOI:10.1016/j.csbj.2024.04.048
PMID:38707543
|
研究论文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喷泉编码的DNA存储数据恢复方法 | 提出了一种利用喷泉编码自动重构损坏或丢失的DNA存储数据的方法 | 目前方法的局限性未在摘要中提及 | 研究DNA存储系统中的数据恢复技术 | 涉及DNA存储中的损坏或丢失的数据 | 数字病理学 | NA | 喷泉编码 | NA | 文本 | 使用了体内和体外实验的评估 |
152 | 2024-08-06 |
Structural DNA nanotechnology: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
2014-Aug-1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4.4Q1
DOI:10.1021/ja505101a
PMID:25029570
|
评论 | 文章讨论了结构性DNA纳米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前景 | 提出了DNA作为纳米构建模块的创新应用以及基于DNA的分子设计和编程中的挑战和机会 | 没有详细说明具体的实验数据或案例研究 | 探讨结构性DNA纳米技术领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研究DNA纳米结构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纳米技术 | NA | NA | NA | NA | NA |
153 | 2024-08-06 |
Engineering self-contained DNA circuit for proximity recognition and localized signal amplification of target biomolecules
2014-Aug, 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6.6Q1
DOI:10.1093/nar/gku655
PMID:25056307
|
研究论文 | 设计了一种动态DNA电路,用于识别近距离的目标生物分子并实现局部信号增强 | 构建了自包含的DNA电路,能够自主组装并在目标分子附近产生局部信号,具有较低的交叉干扰 | 本研究仅基于α-thrombin作为模型蛋白,未探讨其他生物分子的适用性 | 开发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感测生物分子的近距离相互作用 | 主要针对α-thrombin蛋白进行性能评估 | 数字病理学 | NA | NA | NA | NA | 单次混合步骤检测50 nM-5 μM浓度的α-thrombin |
154 | 2024-08-06 |
DNA Media Storage
2007-Se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spired Computing,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spired Computing,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PMID:2062299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将DNA用作文件存储的新方法 | 该文章创新性地结合多序列比对和智能启发式方法来确定最有可能的文件内容 | 由于发现时间、资源需求和序列不匹配的限制,DNA计算尚未普遍接受 | 研究DNA作为文件存储的可行性 | DNA存储文件的潜在应用 | 计算机视觉 | NA | 多序列比对 | 智能启发式 | 文件内容 | NA |
155 | 2024-08-06 |
Inhibition of kinetic random-distribution in DNA Seesaw gates and biosensors for complete leakage prevention
2024-Jul-01,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IF:10.7Q1
DOI:10.1016/j.bios.2024.116203
PMID:38531225
|
研究论文 |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DNA三重体设计有效抑制Seesaw基DNA电路的泄漏 | 发现了Seesaw基DNA电路泄漏的新源,并提出了基于DNA三重体的抑制新方法 | 尚未明确提及此方法在更复杂系统中的适用性 | 研究DNA电路和生物传感器中的泄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Seesaw基DNA电路及其相关的生物传感器 | 生物医学 | NA | DNA三重体 | NA | 实验数据 | 构建了基础Seesaw模块、AND门、OR门和DNA探测器 |
156 | 2024-08-06 |
FEN1-assisted DNA logic amplifier circuit for fast and compact DNA computing
2024-Apr-23,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ambridge, England)
DOI:10.1039/d4cc00203b
PMID:3857786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利用FEN1催化信号放大反应的DNA放大逻辑门,用于快速和紧凑的DNA计算 | 该论文创新性地使用FEN1催化的信号放大反应来构建能在低于1 nM浓度下工作的DNA逻辑电路 | 没有提及具体的局限性 | 研究快速和紧凑的DNA计算方法 | DNA放大逻辑门电路 | 计算机视觉 | NA | NA | NA | NA | NA |
157 | 2024-08-06 |
A novel activation function based on DNA enzyme-free hybridization reac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on nonlinear molecular learning systems
2024-Apr-17,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PCCP
IF:2.9Q1
DOI:10.1039/d3cp02811a
PMID:38567416
|
研究论文 | 提出了一种基于DNA无酶杂交反应的新激活函数,并在非线性分子学习系统中实现 | 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种新激活函数,能够方便地通过DNA无酶杂交反应实现,并具备良好的嵌套属性 | DNA电路无法独立完成人工智能的所有功能,仍需依赖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训练和学习 | 开发一种新的激活函数以促进DNA计算的应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 研究DNA分子的特性及其在非线性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 计算机科学 | NA | DNA计算 | 非线性神经网络 | NA | NA |
158 | 2024-08-06 |
A DNA circuit that records molecular events
2024-Apr-05, Science advances
IF:11.7Q1
DOI:10.1126/sciadv.adn3329
PMID:38578999
|
研究论文 | 该文章报道了一种能够记录分子事件的DNA电路的开发 | 创新点在于使用链置换反应网络和引物交换反应来处理和编码分子信号信息 | 暂未提及具体的局限性 | 旨在理解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网络的运作 | 分子信号的出现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 | 生物工程 | NA | DNA测序 | 链置换反应网络 | 分子信号信息 | NA |
159 | 2024-08-07 |
Latent Toehold-Mediated DNA Circuits Based on a Bulge-Loop Structure for Leakage Re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ignal-Amplifying DNA Logic Gates
2024-Apr-03,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8.3Q1
DOI:10.1021/acsami.3c19344
PMID:3850821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设计和开发了一种新的潜在抓手介导DNA电路系统,以减少泄漏。 | 开发了一种基于翘曲环结构的潜在抓手介导DNA电路系统,并确定了其在降低泄漏和加速电路速度方面的显著作用。 | 对大于7个核苷酸的翘曲环增加了泄漏率,并未详细探讨更大翘曲环的影响。 | 开发一种新型DNA电路,以减少背景泄漏并提高信号放大能力。 | 研究对象为基于翘曲环的潜在抓手介导DNA电路系统。 | DNA纳米技术 | NA | DNA电路 | NA | 信号输出 | 实验中探讨的核苷酸密度为4到8个 |
160 | 2024-08-06 |
DNA Matrix Operation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DNAzyme Binding to Auxiliary Strands to Cleave the Substrate
2021-11-30, Biomolecules
IF:4.8Q1
DOI:10.3390/biom11121797
PMID:34944442
|
研究论文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NAzyme结合辅助链来切割底物的DNA矩阵运算方法 | 创新点在于采用DNAzyme结合机制实现矩阵乘法操作,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本文未明确指出具体的应用限制或技术难点 | 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DNA计算中的矩阵运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 研究对象为基于DNA的矩阵运算及其底物切割机制 | 计算机视觉 | NA | DNA计算 | NA | NA | NA |